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設計力也是整合創造力
顏伯駿
/ 臺北文創
2020-06-17

平面設計師-顏伯駿 (圖片提供 / 顏伯駿)

和顏伯駿約在天母,他戴著黑框眼鏡、頂著棒球帽一派休閒現身,一坐定就熱絡地分享稍早與朋友討論自製Podcast節目《Before Midnight》的事情,這個節目是顏伯駿跟友人徹夜長談之後成形的有趣點子,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和籌畫,今年4月上架開播。

從設計師到Podcaster,顏伯駿的人生一直很跳Tone。1985年出生的他,是台灣第一代看著電視音樂頻道MTV、Channel V長大的孩子,國中開始玩樂團,考上建中之後,別的同學沒事到圖書館K書,癡迷電音的顏伯駿卻喜歡流連在西門町與東區的唱片行,讀理組的他第一志願竟然不是台清交,而是到「淘兒唱片」上班。

拋棄一切刻板印象,才能真正認識顏伯駿。


喜歡和人打交道的設計師
顏伯駿是個喜歡和人打交道的設計師,但絕不是八卦的那種,相反的,他擁有一種很可靠的特質,讓人自然卸下心防吐露內心想法,初次見面的對象也很願意和他多聊兩句。但顏伯駿最受肯定的還是他的高EQ,設計師在執行企劃的過程中,難免都有上火的時候,合作過的夥伴都知道,「小光(顏伯駿暱稱)幾乎從不發脾氣。」曾經合作過三屆金曲獎的金牌製作人陳鎮川也認證,顏伯駿就是團隊的開心果,而且腦子裡裝著許多古靈精怪的創意,總能出奇不意地交出讓人驚呼連連的作品。

有些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從「整理」開始,如日本的佐藤可士和、水野學等人,就是經由理性釐清空間、資訊及思考的混亂狀態,解放設計思路。顏伯駿的創意發想除了整理,更偏向天馬行空,不受拘束地收納著每種可能,外人眼中,他的靈感彷彿都是一瞬間迸發出來的,事實可能沒有這麼浪漫,因為所有創意最終仍需要在高度的理性之下進行評估判斷。


一步一步踏上夢想之路
音樂,是顏伯駿的設計啟蒙,更精準地說,是他小時候在唱片行看到的那一張張五光十色的音樂專輯封面,那是西洋樂壇視覺強悍的年代,「讓我窺見一個瘋狂、迷人的創意世界。」不管是西洋音樂女皇瑪丹娜在90年代舉辦的世界巡迴演唱會上,穿著時尚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打造的尖錐胸罩服裝,或是冰島歌手Björk跟鬼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合作的《Homogenic》專輯封面,都讓他感受到世界正在改頭換面。

當時顏伯駿一心想做的是唱片,最大的夢想就是以設計能力成為音樂產業的一環。從視覺設計、書籍裝幀、動畫、廣告、書籍、書展等,到現在以唱片設計為主,顏伯駿一步步踏上他的夢想之路。「我對音樂產業很有興趣,一直很努力與這個領域的人接觸,我的夢想就是能以設計的能力成為這個產業的一環 。」

和大部分的孩子一樣,顏伯駿承載著父母親的期望,建中畢業後,他執意要念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引發了不小的家庭革命,父母親拒絕提供生活費,顏伯駿就自己賺錢養自己,開始接案拍MV、做動畫、擔任大型活動的視覺統籌等。直到有機會幫五月天的演唱會製作背景動畫,讓唱片公司看見他的創作實力,才終於圓夢,陸續成為蔡依林、林俊傑、蔡健雅、王若琳、蕭敬騰等天王天后的唱片封面御用設計師。




顏伯駿在蔡健雅《失語者》專輯材質上下功夫,小巧思帶出完整的閱聽體驗 (圖片提供 / 顏伯駿)

跨界整合啟動金曲視覺新方向
顏伯駿已經連續三年擔任金曲獎視覺統籌。有媒體形容,在顏伯駿接手主視覺之前,金曲獎是場隆重的典禮,但在顏伯駿之後,大家從他設計的活潑視覺意象中,才赫然發現金曲獎是屬於音樂的典禮。

但顏伯駿想要的不只是視覺巧思,他把金曲獎當作一個品牌看待,希望為整個典禮和周邊活動設計出一套明確的CIS規範,讓所有參與的設計師們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基礎,而他擅於整合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被一覽無遺。

2017年《金曲28》初試啼聲,顏伯駿以人和服裝的關係暗喻音樂和載具,結合造型與攝影,傳遞出「載具萬變,音樂永存」的核心概念。他找來時尚攝影師江民仕、造型師林修瑋合作,讓模特兒穿上各種服裝配件,利用不同的材質、樣式,例如巨大的圓盤帽象徵黑膠唱片、以錄音磁帶呈現髮絲等,拍攝了一系列時尚感十足的照片,成功吸引觀眾眼球,更一舉奪得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 Design Award)。


《金曲28》的概念視覺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與iF設計大獎的肯定 (圖片提供 / 顏伯駿)

設計技術只是基本門檻
金曲獎視覺統籌的亮眼成績,為顏伯駿贏得「從地表迅速崛起的設計新星」之名,應接不暇的媒體邀訪,讓他有點擔心會誤導以設計為志業的年輕人,只看到產業光鮮亮麗的一面,「其實要在設計產業中立足並非易事」。

最大的考驗是市場,顏伯駿入行時,大牌歌手的專輯每張仍有二、三十萬銷量,隨著數位浪潮來襲,實體專輯式微,加上數位技術讓設計門檻變低,只要稍有設計基礎就很容易快速產製大量低廉圖像,讓台灣的視覺設計面臨嚴重的M型化發展。

「只注重畫面的設計,是無法帶來深刻感動的。」顏伯駿強調,所有設計都具有時代的重大意涵在其中,平面設計只是一門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技術,關鍵在於如何讓畫面和受眾對話溝通,以此為目標,「設計師也需要具備專案管理能力,才能了解不同角色的立場。」

2019年,為了替在桃園全國運動會打造全新形象,桃園市政府邀請顏伯駿為全運會進行視覺大改造。市府團隊曾提出讓運動員結合時尚雜誌拍照創造宣傳話題,但顏伯駿更看重如何讓更多人加入同溫層,一起關注這個培育台灣運動明日之星的賽事。他向奧運會、世足賽這些支持者眾多的國際賽事取經,發現這些比賽除了賽事精彩之外,背後還有完整的品牌團隊長期經營,換句話說,「就是包裝做得很完整。」

顏伯駿首先強化全運會桃園隊的形象識別,「提起桃園,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桃園國際機場。」全運會作為台灣選手的苗圃,許多人都從這裡啟程航向世界,他從這點切入,結合機場及機場捷運,以紫色作為桃園隊的形象標誌;另一方面,為了創造更直覺且深刻的視覺記憶,顏伯駿直接以「桃」字為設計基礎,運用銳角營造速度感,帶出「桃園--翻轉中的城市」主題。



顏伯駿為108年桃園全國運動會帶來視覺大改造。 (圖片提供 / 顏伯駿)

用自己的態度說自己的故事
設計這條路上,顏伯駿是優秀的馬拉松跑者,面對新媒體時代對平面設計帶來的衝擊,顏伯駿也一直思考著如何運用新的技術,讓作品擴散出去。金曲獎的成功經驗,使他獲得許多來自平面設計領域以外的關注,顏伯駿更從中發現,要成就一個完美的企畫,不能只在一個領域單打獨鬥,需要跨領域串連其他專業工作者,而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門道,因此大量的對話、腦力激盪、理性的溝通對當代設計師來說,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技巧。

與其說是設計師,顏伯駿更像是以視覺為核心的內容策畫人、統籌創意的主理人。和大多數的設計師一樣,顏伯駿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永遠在追求下一次更完美的呈現,並透過作品反映他的人生觀和態度。這位台灣設計圈的奇才認為,設計是一種可以帶著走的能力,無論到哪個行業都是加分,當一個人不再恐懼挑戰、努力跳脫既定框架時,就是設計的開始。



顏伯駿與「美感細胞」合作進行新北市品德聯絡簿改版設計,切入教育領域培養孩子美感 (圖片提供 / 顏伯駿)


文 / 詹致中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