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拍台灣,拍到爬不動為止!
麥覺明
/ 臺北文創
2020-09-16

《MIT台灣誌》製作人-麥覺明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或許你從未有機會親登百岳,但一定曾駐足在電視機前,跟著《MIT台灣誌》的鏡頭行至山巒之巔,在嘹亮的原住民古調中,眺望過秀麗群峰……

2002年4月開播的《MIT台灣誌》,是台灣第一個深入山岳的行腳節目,從沒人看好到五度奪得金鐘獎榮耀,這個節目不但扭轉了台灣電視慣用誇大、搞笑拚收視的常態,更顛覆了觀眾認識台灣的眼光,這一切都和幕前幕後的靈魂人物- 人稱「麥哥」的麥覺明息息相關。從大學加入登山社開始就對高山情有獨鍾的他,用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克服裝備、人力、氣候等一切困難,帶著攝製團隊走遍大鄉小鎮、爬過群山百岳,搶在自然消失之前,以影像紀錄下台灣的人事史地與多元生態。

2019年底,製播《MIT台灣誌》的電視台決定不再續約,於是,這個播出長達18年的長壽節目,便在播完第906集之後嘎然而止,這是麥覺明想盡辦法也改變不了的決定,但大學主修會計的他知道如何用務實的方式去實踐浪漫的理想,8個月後,在MOMO TV董事長李四端的支持下,《MIT台灣誌》滿血復活、強勢回歸,繼續實現麥覺明「拍千集、登百岳」的目標。

「這節目應該要繼續下去。」在《MIT台灣誌》開播記者會上,李四端感慨地說,山脈是台灣的象徵,而《MIT台灣誌》則是台灣高山行腳節目的特有IP,能讓《MIT台灣誌》在MOMO TV繼續播出,他非常感動,更期盼在第一千集播出的時候,麥覺明已經帶領團隊完成記錄百岳的夢想。

 

《MIT台灣誌》第907集將挑戰台灣百岳四大障礙路線之一「干卓萬山脈縱走」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為台灣山林立誌
採訪這天,麥覺明一路風塵僕僕地從深山回到台北,拍攝小組剛跟著林業試驗所的研究團隊沿著雪山北稜翻越標高3325公尺的桃山,再直下淡水河源頭-塔克金溪附近。光是從桃山到塔克金溪,一行人就走了三天,然而,眼前的麥覺明絲毫未見倦容,迫不及待地講述起途中見聞。團隊在溯源途中經過一大片原始杉林時,見到其中一株台灣杉特別挺拔,彷彿要頂到天似的,林試所人員花了兩小時登上樹頂,測量之下赫然發現此樹高達79.1公尺,相當於26層樓高,比現存台灣杉最高紀錄72.9公尺,還要多出6公尺,是東北亞最高的樹。

當林試所人員忙著吊掛上樹時,麥覺明則在一邊操作著剛學會不久的空拍機,環繞著大樹進行拍攝,「其實我也跟著爬到大約四十公尺高的樹上,但聽到天邊傳來的雷聲時,就不敢再往上爬了。」身處在人跡罕至的山林,更容易感受到人類的渺小,麥覺明對大自然始終抱有深深的敬畏。

在台灣,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268座,層層疊疊地散落在這座面積只有3萬6千平方公里的海島上,「不管在哪個縣市,都看得到山。」對麥覺明來說,台灣的山林之美散發著一種致命的吸引力,牽引著他一次又一次靠近探索。將近二十年背著重裝備翻山越嶺的戶外拍攝工作,在麥覺明的身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體力也不再處於巔峰狀態,但年近55歲的他仍樂此不疲,「我覺得很幸福,做了一個自己熱愛的工作。」



《MIT台灣誌》在雪山北稜淡水河源頭附近,紀錄到高79.1公尺的台灣杉身影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前半生登山是興趣,後半生登山是志業
麥覺明真正與山結緣是在考上實踐大學會計系之後,當時正好登山社在招生,喜歡戶外活動的他覺得有趣就報名了,自此,麥覺明開始熱衷於登山、溯溪、攀岩,累積了豐富的自然生態知識和野外經驗。

畢業後,麥覺明進入會計事務所任職,過起看報表查帳的日子,但遠方的山林之於他,就像是相隔兩地的情人一樣,不時發出召喚。1994年,台灣登山界準備再度組成遠征隊挑戰聖母峰,得知這個消息後,麥覺明毅然辭職,自主進行體能訓練長達一年多,如願入選成為遠征隊的一員。1995年4月,大隊開拔前往喜馬拉雅山,麥覺明在最後階段獲選為攻頂的四人之一,不料氧氣瓶在營地被偷,他被迫在海拔8000公尺處止步,眼睜睜看著同隊的陳國鈞與江秀真成功征服世界第一高峰,「我現在作夢,偶而還是會夢到當時攀登聖母峰的景象。」這是麥覺明登山生涯中最大的遺憾。

回國後,麥覺明重新回到財務工作崗位,平淡地過了二、三年,命運之神再度將他帶到了人生轉捩點。因緣際會下,麥覺明被引薦到衛視中文台,加入了外景節目《台灣探險隊》,節目規劃攀登路線、裝備採買,並在入山後負責照顧眾人的飲食及安全。由於拍攝小組成員對山岳極為陌生,登山經驗和知識豐富的麥覺明,也從幕後被推向幕前,對著鏡頭介紹各地的人文歷史、自然生態,就這樣走過一座又一座山頭,直到現在。



麥覺明1995年挑戰聖母峰,卻在攻頂前功虧一簣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2002年,麥覺明和夥伴一起成立「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同年4月7日《MIT台灣誌》第一集播出,最叫人難以想像的是,從第一集到現在,團隊班底竟然還是當初那批人,在人員流動率頻繁的電視圈成為一大異數,麥覺明對此很是驕傲,「這是我們節目的一大特色,從開始到現在成員幾乎沒變,成為維持節目風格和品質不變的最大關鍵。」

不過,麥覺明也坦言,《MIT台灣誌》製作經費不高,沒有一集十萬美金的華麗預算,只能靠著拍攝經驗的累積來突破障礙,「尤其我們的這塊領域比較冷門,只要能憑藉專業製作出好節目,生存空間自然就會變大。」


 
《MIT台灣誌》18年來持續帶領觀眾見證台灣山林的雄奇壯美、一窺人跡罕至的原始秘境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長年在山林間走跳,麥覺明不但對各地生態與人文如數家珍,腦海裡也留存著許多難忘的魔幻時刻。他曾在夏季的嘉明湖周邊大草原上,碰見成群水鹿大軍在月光下散步;也曾在冬季的雪山親睹台灣最高湖泊-翠湖幻化成一片銀白世界的奇景,「台灣山岳的特殊地貌,結合四季變化萬千,拍不完更拍不膩,我完全不怕會有題材枯竭的狀況出現。」

此外,尋訪古道秘境,也是《MIT台灣誌》急於紀錄的題材之一。許多珍貴的人文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只能藉由在地耆老傳承生活經驗,或依靠原住民獵人口耳相傳的故事,「但部落長者日漸凋零,所以我們也加快古道的拍攝記錄。」麥覺明有點著急。


 
台灣最高湖泊-雪山翠池的雪景,和嘉明湖畔散步的台灣水鹿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堅持十八年,拍出使命感
很多地方可能一輩子到不了,但跟著《MIT台灣誌》攝影團隊的腳步和鏡頭,就能領略其中的美好。透過節目,麥覺明培養出一批愛山的觀眾,「很多年輕人告訴我,他們從小看台灣誌長大,這樣的回饋越多,我的使命感就越重,更要趁自己還爬得動時,盡量多拍一點給大家看。」

《MIT台灣誌》是國內製作難度最高的節目之一,每個鏡頭都要靠團隊耗盡全力拍攝而來,但麥覺明長年堅守崗位的付出沒有白費,《MIT台灣誌》不但成為電視圈公認的一股清流,更默默發揮出可觀的正向影響力,電視台開始製播類似的自然生態節目,大眾對自然保育的觀念也有明顯提升,「這條路真的走了很久!」

年輕時,麥覺明在意的是如何攻克高山,完成登頂目標;步入中年,他的心境也有了明顯轉換,現在驅動麥覺明走向山林的,更多是團隊和粉絲對《MIT台灣誌》的期待,他把所有登山裝備都放在工作室,隨時準備出發前往下一個外景地。

「只要觀眾想看,我們就會繼續拍下去。」



走遍台灣18年,麥覺明將繼續用影像呈現台灣的獨特美景 (圖片提供 /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文/詹致中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