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鍾欣凌。(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鍾欣凌,被觀眾暱稱為「粉紅豬」,以她爽朗的笑聲與渾然天成的喜劇節奏,成為台灣演藝圈中無可取代的存在。從舞台劇的光影間走來,她在戲劇之路上,走得不疾不徐,卻步步踏實。喜劇的背後,藏著的是對人生幽微的洞察與深刻的共感,她用笑聲治癒觀眾,也撫慰了自己。
「我如果不能讓別人笑,還能幹嘛呢?」這是鍾欣凌曾經對自己提出的疑問。她的喜劇,不只是搞笑的表演,而是從與生活搏鬥後提煉出的智慧。真正令人發笑的,不是浮面的滑稽,而是深入骨髓的痛,轉化成光的能量。她笑得爽朗,也哭得坦然,因為她明白讓人笑得真誠,是極少數人才擁有的本事。
當有一次,她偶然聽到一句話:「讓別人笑不是妳的責任。」她淚如泉湧。原來她以為的使命,不必然是她的枷鎖。但她也坦言:「讓別人笑,其實真的很爽。」這樣的快樂,既赤裸又誠實。
甘做白飯 不是雞腿又如何
很多人第一次「真正」看到鍾欣凌,是在《雨後驕陽》裡那個嘴臉勢利又俗氣的中年婦人「陳玉霞」。那一年她拿下第49屆金鐘獎戲劇類女主角獎,她哽咽說道:「我是諧星,我會演戲,謝謝你們愛看電視。」這番感言像一記沉穩的錘子,敲醒大家對「胖子只能搞笑」的偏見。
不過,鍾欣凌也心知肚明,當主角,很累。你得從頭ㄍㄧㄥ到尾,沒有喘口氣的縫隙。觀眾罵你角色勢利,你會懷疑自己有沒有理解錯劇本;收視率低,你會怕拖累整組演員。她說得很直白:「這不是我最喜歡的狀態。」
鍾欣凌說配角像便當裡的白飯,主角是雞腿——華麗搶眼、讓人期待。但如果只有雞腿,沒有底下那口紮實的飯,飢餓的人怎麼會有飽足感?這比喻妙極了,卻也悲傷極了。她不自怨自艾,只是誠實地接受「我不是雞腿」,但我很重要。
鍾欣凌的綠葉角色,從《命中注定我愛你》的陳鳳嬌到《醉後決定愛上你》的蔡孟均,見證台灣偶像劇最燦爛的黃金年代。她不是花瓶,但她讓花瓶變得有靈魂。她不搶戲,卻每場都穩穩地把戲撐起來。她以配角的姿態,演出主角也無法取代的溫度。鍾欣凌常說:「我就是便當裡的白飯,雞腿才是主角。」但白飯,才是真正填飽人心的存在。
在舞台劇《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裡,鍾欣凌飾演白雪公主身邊忙進忙出的僕人,雖然只是個小配角卻閃閃發光。(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演員才是本命
回到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的時光,班上美女如雲,林嘉俐、范瑞君、顏嘉樂等人個個貌美如花。鍾欣凌身形圓潤,自知與主角距離遙遠,卻絲毫不氣餒。她跑去試鏡舞台劇《魔笛》裡小公主身邊的恐龍,老師誇她身材意外合適,她也把握每一刻試鏡時間,用盡力氣改變唱腔,就算演隻恐龍存在感也超強。
畢業後鍾欣凌沒想過當演員會成為終身職業。演出機會稀少,怕家人擔心,她假裝每天都有事做,其實窩在咖啡廳直到傍晚。後來製作人陳柏澄找她到節目當執行製作,短短三個月像歷劫歸來,讓她忍不住大嘆:「太難了啦!你知道執行製作要做多少事情嗎?」講起寫劇本、發通告、找服裝、催演員,每一件都像打怪破關,像極了還在排練場上的緊張與混亂。「我覺得工作人員薪水應該至少要和我們一樣,因為真的非常辛苦!」她說。
工作日夜顛倒,鍾欣凌曾在午後陽光下醒來,憂鬱得發問:「我人生要這樣過嗎?」直到時任李國修屏風表演班劇團經理的徐譽庭打來電話,邀她演出《莎姆雷特》,她才再次踏上舞台。從此,她化身「粉紅豬」、走進電視電影,從綠葉開成金鐘女主,再也沒離開過舞台,演員才是她的本命。
鍾欣凌曾說她的夢想始於高中表演《小氣財神》,但真正的養分早在童年就悄悄發芽。從自小陪著她一起哄堂大笑的《志村大爆笑》、《八點全員集合》,再到《小人物狂想曲》,一幕幕笑聲成了心中的指南針,指向那條屬於她的舞台路。
鍾欣凌說從小她就不怕被看見,不吝展現情緒與想法,也許自那時起她就註定要站上舞台。(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鬆」的藝術 是喜劇最高境界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開心,能讓別人捧腹大笑很爽。鍾欣凌說,這是一種能力,老天爺給你這份禮物,為什麼不好好用?「以前主持的時候,總是希望能讓現場氣氛熱絡起來,所以一發現帶不起來,就會覺得特別恐怖。」習慣繃緊神經,把每個空隙塞滿,久了就是種內耗。不過這長久的自我消耗,在生下長女兔寶後有了明顯的質變。
成為母親後,她學會了「鬆」的藝術。她說,演喜劇最難的不是撐起笑點,而是放下控制的欲望。第一次產後復出演藝節目《小燕有約》時,她大喊:「我終於放出來了!」生理的解放,亦是心靈的解脫,「就突然覺得說,有時候讓自己放鬆或不那麼有包袱,反而是最舒服的狀態。」
兩個女兒讓鍾欣凌懂得,真正的強大是能柔軟地擁抱生活的起伏。(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回憶在屏風表演班的日子,鍾欣凌仍記得李國修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卓別林名言:「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她深有同感地補充:「你有沒有發現,周星馳電影裡的角色,總是困在某種窘境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難題要解。」她也記得老師曾教導,在舞台上演出時,要一邊彎腰撿起東西,一邊讓另一樣物件不小心掉落,這就是喜劇的節奏 —— 失衡中的平衡,混亂裡的秩序。
鍾欣凌於屏風、綠光等劇團淬鍊演技,為戲劇之路奠下深厚基礎。(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年齡非桎梏 獎項是底氣
二十多歲時,鍾欣凌在舞台劇《都是當兵惹的禍》中飾演媒婆,演得痛苦萬分。「二十幾歲演一個媒婆,其實是一件很害羞的事,也抓不到戲的節奏,每次演出前都胃痛。」她說。曾經信誓旦旦說「不演媽媽」,結果從《命中注定我愛你》裡的姊妹,到了《我的少女時代》變成母女,最後甚至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升格為婆婆。
如何轉念?她笑說:「那是不得不面對的情況。」當製作人是信任的老搭檔,只能硬著頭皮上。其實她心裡早已釋然,「如果角色夠立體,那就是迷人的角色。」
鍾欣凌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系列影集中飾演的婆婆,透過她細膩又生動的詮釋,將一位保守傳統的婆媽形象,轉化為一個惹人心疼又充滿笑淚的可愛角色。(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替她拿下第三座金鐘視后,繼《雨後驕陽》、《貓的孩子》後再次封后,粉紅豬早已蛻變為實力派影后。「我必須說,能這樣侃侃而談,是因為有那些虛榮的包裝,讓我終於有了點底氣,不再輕看自己。」
但底氣不等於沒有焦慮。每當新角色來臨,她仍焦躁難安,「就像初戀,既難忘又驚恐。」擔心自己無法詮釋,或還沒掌握角色時就殺青了,那才叫崩潰。她記得金士傑老師的提醒:「演員最漂亮的時候是四十歲,因為你開始知道生活是什麼,生命是什麼。」
鍾欣凌證明了,演員的價值不被年齡定義。當影視題材開始打破窠臼,角色不再被框架,男主不再一味地高富帥,女主也不再是傻白甜,職人劇、類型劇蓬勃發展,她也樂見女性演員走出年齡的籓籬,走進更多元的舞台。
關於胖子的宮鬥夢
這些年,鍾欣凌逐漸學會正視自己的不安與脆弱。她說:「當演員之後,我比較能面對自己的黑暗面。喜怒哀樂、嫉妒、羞恥,這些都是真實的我。」
於是,她的腦中浮現了一個構想:找趙自強、曾國城、林美秀、杜詩梅、廖慧珍⋯⋯這些一路走來的胖子演員,一起拍部鉤心鬥角的劇,「一個胖子版的《華燈初上》,你不覺得很有畫面感嗎?」她笑說。
戲還沒寫出來,但這個想法本身,就像鍾欣凌人生的註腳——真實、可愛,毫不遮掩。「只要還有人願意看我演,我就會繼續演下去。」舞台上的她,不怕哭,也從不怕笑。在悲喜之間,她活成每一個角色,也誠實地演出自己的人生。
在《影后》中,鍾欣凌不搶戲,卻叫人移不開眼,無須張揚,卻已足夠震撼。(圖片提供/齊石傳播)
撰文/蔡若君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