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設計就是用個人微小努力創造公共價值
張基義
/ 臺北文創
2021-06-16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圖片提供/設研院)

「公部門的設計變美了!」近年來不少人驚喜的發現,台灣公共場域的視覺向上提升,兼具美感與便利性,這背後其實有一群重視台灣整體產業「設計力」的人默默耕耘。

2020年,由經濟部工業局、國貿局等多家單位協助成立17年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在政府將「設計」強化為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大戰略思考下,升格為國家級級的「台灣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設研院),將關注領域擴及設計政策、企業創新、公共服務、社會創新與設計外交等,並運用「設計力」整合政府跨部會資源,進行跨領域知識整合,以設計驅動企業賦能,為台灣打造設計領先型企業。

「台灣設計研究院就是要創造價值。」電話那頭,設研院首任院長張基義用充滿熱情的一句話,清楚說明了目標。建築學者出身的他,產官學經驗完整且豐富,2011年擔任台東縣副縣長兼文化處處長任內,首開各縣市先例,成立了第一個直屬縣長室的「設計中心」,先後推動了熱氣球嘉年華、藝術地標等創新施政,成功重振台東觀光品牌。如今,張基義將帶領設研院,用DIT(Design in Taiwan)為MIT(Made in Taiwan)加值。


設研院透過跨部會、跨域整合推動創意設計,驅動創新與產業升級。(圖片提供/設研院)

來自後山的美學啟蒙
從小,張基義就與「美」結下不解之緣。生長在台東的他,一直到高中,每天上學都騎著腳踏車穿過大片的稻田,「在那裡很難專心念書,從教室看出去,就是無際的太平洋。」在山海包圍下,對美的感知能力早已刻在DNA裡。

張基義小時候而另一影響深遠的,就是家裡經營廣告社,長時間耳濡目染很自然地就對藝術產生了興趣,而他確實也有這方面的天分,隨便動動腦、動動手就能做一些讓人驚豔的小作品出來。大學北上就讀建築系後,張基義發現跟藝術創作相比,設計似乎更有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影響力。於是在1989年,張基義遠赴美國俄亥俄大學、與哈佛大學先後取得建築碩士和設計碩士,也在美國找到了自己一生終極的興趣與目標。

畢業後,張基義進入美國名建築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國的明星建築師,經手的每一個案子都是國際建築界的焦點。直到現在,這一段和明星團隊一起絞盡腦汁,加班到深夜的日子,依然是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時想起的珍貴回憶。



 張基義認為設計可以為社會帶來最有感的改變。(圖片提供/設研院) 

用設計改變世界
「我一直期許自己,以個人微小的努力帶動公共價值的創造。」設研院的工作展開後,張基義每天的行程幾乎都是馬不停蹄的四處訪察、開會,「比設計還困難的其實是溝通。」他語重心長地表示,設計是跨界合作的平台,不能總是在同溫層裡創造感動,從設計團隊到廠商、從公部門到菜市場,每個環節都需要溝通,大家有了共識,改變的力量也自然匯聚了起來。

張基義舉了一個例子:2020年為了配合蘇花改通車,交通部公路總局和經濟部工業局聯合5大客運,推出號稱全台最美巴士「北花線-回遊號」,這可是國內第一次從「設計」導入的跨部會合作,從車體塗裝、窗簾到所有識別標誌,都和一般客運車輛有明顯的不同。但是所有參與單位第一次聚集開會時,就被車體公會的代表毫不客氣地嗆聲。出乎意料的是,當最終的成果展現在大家眼前時,最感到興奮與驕傲的也是這位代表。這樣的結果,也正是設研院這個跨界合作平台,為業者、廠商、公部門、和設計界重新梳理打造的生態系統。「大家應該都滿有感的,這兩年不管是產業界、中央或地方政府,都開始重視設計跟美學了。」張基義的語氣裡有滿滿的欣慰。



號稱全台最美的「北花線」巴士,是國內第一次從設計導入的跨部門合作。(圖片提供/設研院)

設研院也與內政部消防署合作,將設計導入消防,邀請設計師改善消防栓箱跟滅火器,並開源供給全國的產業工會使用,並改善四條法規。此外也將設計導入公共衛生醫療。進場設計前,團隊與醫療所主任、護理長開設工作坊、共同工作近一年半,力求全面了解需求,改善服務流程、室內設計與指標,讓民眾感受到好的公共醫療服務。

去年歷經疫情爆發,設研院與輔大醫院合作邀請MINIWIZ小智研發設計一款可以48小時快速組裝的負壓隔離病房──MACWARD,模組化的設計可以彈性機動調整,使用可循環的建材,每個單元都可以上電梯與飛機。這項設計亦獲得CNN報導。



可快速組裝的負壓隔離病房MACWARD,獲得國內外媒體矚目。(圖片提供/設研院)

設研院也正醞釀將設計導入工業區、法庭與夜市,張基義希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改造,為台灣建構完整設計創新生態系,「設計就是國力!我們努力創造典範案例,希望有朝一日輸出國際、推動設計外交,而設研院就是要持續扮演公私部門及各產業間的橋樑,將『設計力』推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設研院和新北市合作《衛生所再設計》計畫,進行公衛服務場域優化改造,圖為汐止衛生所。(圖片提供/設研院)

設計需要獨特性
從美國學成回台之後,張基義一度投身建築業,期待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專業建築師,但他很快發現,台灣業界對建築師的期待是為建案創造更多的面積、更高的坪效,而不是將建築當成一件作品。張基義努力適應了一段時間,體會到這或許就是台灣產業界的特色,反應快、彈性大,加上高素質的製造業助攻,能透過多領域的跨業整併,在全球分工競爭中,建構起一套具有台灣特色的專業模式。例如近年經常聽到跨產業合作組成的「國家隊」,就是台灣因應全球供應鏈快速變動的靈活調度,張基義深信,「在這樣的基礎上加入新興的設計力,未來就可以進一步帶動台灣的改變!」

張基義在2019年當選世界設計組織(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理事,長年參與並擔任國內外設計獎項評審,見證台灣設計實力逐漸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他在讚許之餘,也隱約有些憂慮,「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作品的平均水準不錯,可惜獨特性看不太出來。」反觀日本、泰國或越南等國的創作者,都各自從自己民族的獨特性出發與深耕。「獨特性不是一定要回到傳統,或是台灣就一定是什麼符碼與形式,而是需要個人深入的去做再轉化,做出一個新的詮釋。」張基義還發現,相對於設計,這幾年台灣電影逐漸找到了獨特的講故事的方法,「最怕的是不敢嘗試。」他鼓勵對投入設計領域有意願的年輕人,對世界充滿好奇心還不夠,還必須主動積極探索,問對問題,然後在有限的資源、法規跟環境限制下,找出相對適宜的解決方法。

「來自台東,是設計人暨建築人、教育工作者、美學志工。」張基義這樣定位自己。最近受疫情影響,很多計畫和活動被迫暫停,過去每天像個陀螺打轉的他,終於有了一點點時間停下來思考更長遠的事,「我們剛好身在一個設計的大時代,只要勇於做各種嘗試,絕對可以實現用設計改變台灣、讓世界看見台灣的願景。」



張基義給自己的定位是設計人、教育工作者、和美學志工。(圖片提供/設研院)

文/張雅淳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