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音樂、回憶與魔幻時刻是他戒不掉的烏托邦
陳鎮川
/ 臺北文創
2025-04-17


源活娛樂總經理——陳鎮川。(圖片提供/源活娛樂)

2024年12月,城市瀰漫著濃郁的節慶氣氛,出道28年的天后張惠妹,在台北大巨蛋全場4萬名觀眾的尖叫聲中,搭著熱氣球從天而降,高歌《飛起來》!短短幾分鐘的繞場一周,將演唱會的氣氛帶至新的高潮,觀眾被音浪裹捲著恍若癡迷,心彷彿也隨著張惠妹漂浮到了半空……。

與張惠妹合作超過二十年的經紀人陳鎮川,此刻坐鎮在中央控台前,看著眼前因感動而狂喜的眾生,儘管表面不動聲色,但油然而生的巨大滿足感,仍讓這位縱橫華人娛樂圈三十多年的教父級人物在心裡悸動不已,「只要全場燈光暗下來、舞台帷幕拉起、台下響起觀眾的掌聲歡呼,我便瞬間進入了烏托邦。」



張惠妹乘著巨大心形熱氣球從天而降,成為首位登上台北大巨蛋的華語女歌手。(圖片提供/源活娛樂)


與生俱來的娛樂魂
嚴格說起來,陳鎮川的演藝事業啟蒙可以追溯到學齡前,當時大字還認不得幾個的他,每晚樂此不疲地抓著妹妹、表妹們玩角色扮演,雖是孩子們的家家酒遊戲,雙子座的阿川卻展露出超齡的反應與思考邏輯,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每個人的角色與對白,「據大人說,每晚上演的劇情都不一樣,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必須配合我演出。」回想童年,陳鎮川的表情裡有懷念、也有自豪。

陳鎮川的成長環境相當獨特,從小跟著媽媽和外婆生活在風月場所鼎盛時期的北投,外婆家經營的就是合法應召站,還是小學生的陳鎮川每天放學回家,看到的便是幾十個忙著做臉、化妝、梳頭的姐姐們。看著她們原本樸素的樣貌,在化妝品和旗袍的包裝下變得婀娜多姿,陳鎮川覺得有趣極了。仔細想想,小阿川當時看到的,活脫脫就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後台群像,也是他最初碰觸到的娛樂世界。

少年時期,陳鎮川開始跟著家人到餐廳看秀,和號稱台灣寶塚的藝霞歌舞劇團演出,對台上的演員和台下觀眾之間的關係,也從感興趣漸漸地變成了著迷。陳鎮川更是一個典型的電視兒童,除了卡通、綜藝和戲劇節目之外,金鐘獎、金馬獎頒獎典禮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喜歡到小學五年級的美術作業畫的都是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舞台。誰也沒料到,多年之後,陳鎮川真的成為第57屆、第58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的節目總監,在COVID-19疫情肆虐期間,將原本不被看好的頒獎典禮辦得不落俗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

音樂,是陳鎮川的另一個執迷,瘋狂到可以將一張專輯來來回回聽到一字不漏從第一首歌唱到最後一首歌的程度。高中時,喜愛的歌手蘇芮將在中華體育館開演唱會,生平第一次,陳鎮川竟然一個人跑到飛碟唱片的大樓前,在太陽底下猶猶豫豫地站了兩小時,熱到受不了才鼓起勇氣上前敲門,索要一張蘇芮的海報。或許是沒見過這麼大膽的歌迷吧,飛碟的員工真給了他一張海報,陳鎮川並不知足,開口便說:「如果有打工的機會,我什麼都願意做。」

等待當兵的那一年,陳鎮川如願以償的收到了飛碟的打工邀請,哪怕工作內容只是包裝唱片、騎車分送試聽帶這類的雜務,他也樂此不疲。當時,飛碟唱片剛搬到新的地址,辦公室位在19樓,「對那個年紀的我來說,19樓就像是天堂那麼高。」


從「陳鎮川」到「川哥」
退伍之後,陳鎮川毛遂自薦應徵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的編劇,為主持人張菲撰寫短劇腳本,就此正式踏入演藝圈。之後,陳鎮川轉到知名製作人葛福鴻麾下,擔任「連環泡」的編劇,這是一個帶狀節目,一周五天,劇本需求量之大可想而知,葛福鴻又是出了名的要求嚴格,「還好我也喜歡給自己找麻煩,老闆交代的任務挑戰性再高,我還是『痛並快樂的』完成了。」

「葛姊是我很重要的恩人。」陳鎮川在葛福鴻身邊一待就是16年,從編劇、執行製作、企劃、一直到節目製作人,也是葛福鴻發現陳鎮川有擔任經紀人的天分,安排27歲的他前往旗下有金城武、古巨基、莫文蔚、楊采妮等一線大咖的香港分公司擔任總經理。對廣東話一竅不通的陳鎮川,單槍匹馬在強勢的香港演藝圈闖蕩,親自陪著藝人周旋在唱片公司、電台、導演之間。陳鎮川更曾在毫無人脈的情況下,帶著翻譯直奔日本頂流經紀公司「傑尼斯」洽談合作,各式各樣的軟釘子不知吃下多少,才終於完成簽約,光是來回香港和日本累積的飛行里程數,就讓陳鎮川從航空公司的普通會員升等為鑽石級會員。

2年之後,陳鎮川結束香港外派回到台灣,還沒喘口氣,就被當時「TVBS-G 黃金娛樂台」總監張小燕欽點,統籌第九屆金曲獎頒獎典禮策畫,那是金曲獎第一次開放讓民間電視台製作,連電視台有哪些單位都還沒搞清楚的陳鎮川,在錯愕中接下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身段,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打交道。此後,陳鎮川一連辦了11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徹底翻轉了台灣影視音頒獎活動的常規。


鍾情於不能NG的現場演出
演唱會尚未在台灣興起之前,陳鎮川便已嗅到了風向,34歲那年,他離開電視台成立「源活娛樂」,正式跨足演唱會業務。後來很多人都稱讚陳鎮川眼光精準,但他知道,這個領域才是自己的熱情所在,拍戲節奏太慢,日復一日的棚內作業毫無新鮮感,「我還是喜歡現場一次定生死的感覺。」

陳鎮川認為,辦好演唱會的訣竅,不在於酷炫的技術,關鍵是要潛入觀眾心理,而他作為華語樂壇超級資深的樂迷,很清楚觀眾想從演唱會得到什麼體驗。陳鎮川常跟同仁耳提面命,「不要做別人不想看的演出,有些必要橋段是千錘百鍊後的規則,不是老派」。

這樣的感悟來自於台語歌后江蕙生平第一場演唱會。首演當晚,台北小巨蛋雖座無虛席,但現場不但沒有尖叫聲,鼓掌也零零落落,演出期間觀眾還不停走來走去,坐在中央控台的陳鎮川大受打擊,演出結束便衝出去大哭了一場。檢討後才發現,江蕙的歌迷以長輩居多,他們單純就是喜愛江蕙的歌聲,不那麼在意華麗的舞台設計、酷炫的聲光效果、或是精心設計的橋段,也比較難像年輕觀眾那樣給予熱情的回應,了解到這些特性,陳鎮川和團隊很快地就對後面幾場演出的設計進行了調整。

「我覺得真正要把自己帶入到觀眾的內心很難,但最基本的是,先喜歡上歌手的作品,否則你根本無法理解什麼樣的表現能打動別人。」如果想像力一直卡關,那就試著每天重複聽歌50次,時候到了,音樂就會形成畫面,從耳朵傳達到眼睛,最終形成演場會的雛型。

源活娛樂成立到現在已經滿22年了,「員工人數完全沒成長,一樣是當初的16個人!」陳鎮川帶了點驕傲地說,16個人一年能完成高達257場活動,「現在我們一個禮拜,可以同時在6座城市完成6場演唱會。」小而美的組織,是陳鎮川刻意為之,「這樣我才有辦法真正照顧到每一個人。」



源活娛樂操刀許多一線歌手如A-Lin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圖片提供/源活娛樂)

台北大巨蛋帶頭拚演唱會經濟
論起台灣演唱會產業的發展,陳鎮川絕對是業界先驅。2005年台北小巨蛋落成,北台灣首次擁有能容納萬人的室內演出場地,也把製作規模推升至新高度,逐漸催生出百花齊放的產業生態,為台灣發展演唱會經濟打開第一道枷鎖。

2023年底,業界苦等多年的台北大巨蛋啟用,國內外一線歌手摩拳擦掌等著大顯身手。相較於小巨蛋,在可容納四萬人的大巨蛋演出需要更細緻的規劃、更高規格的設備,而高科技的運用,更可以全面升級觀眾體驗,但這一切都奠基於歌手的號召裡,「所以,歌手的功力也必須跟上,磨練到能直面4萬人演出。」

以張惠妹在大巨蛋的演出為例,光是製作成本就達5億元,巨無霸舞台甚至需要出動建築高空吊車搭建,面對全新的挑戰,陳鎮川事前進行了全面場勘,親自坐上每個區域的觀眾席,從觀眾的視角不斷進行細節的改進,為了達到完美效果,還曾把懸吊好的音響設備卸下重新安裝,「細節安排節越趨近完美,離成功就更靠近一點。」



《ASMR Maxxx @ Taipei Dome 世界巡迴演唱會》投資高達5億,為台灣演唱會活動立下新標竿。(圖片提供/源活娛樂)


歌手蘇芮曾說,陳鎮川能看懂每一位藝人,讓他們在舞台上充分綻放自己的光芒。關於這點,陳鎮川認為,娛樂業就是要滿足觀眾的情緒,他總會針對不同歌手在舞台上設計不同的微妙細節,同時享受那些小細節帶來的變化成果,「只要創意執行出來觀眾有反應,我就非常滿足,我們不僅是在娛樂觀眾,也同時在服務觀眾,服務那些因為我們的工作而獲得快樂的人。」


源活娛樂製作李健「萬物安生時」巡迴演唱會,舞台設計獲得IAA美國國際設計獎項協會「MUSE Design Awards」最高等級鉑金獎。(圖片提供/源活娛樂)

 

撰文/臺北文創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