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百態設計人生「璽喜設計公園」
洪璽甫
/ 臺北文創
2017-08-11

去年十月,在臺北文創大樓前的文化廣場出現一間有趣的黃色小屋,裡面的陌生人會對著你說:「不好意思,可以幫我們一個忙嗎?我們被關起來了。」你會想要離開?還是停下腳步協助?這是2016年天空創意節三十萬組優選作品《no phone room - 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No phone room),除了探討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外,也觀察人們溝通、傳遞訊息的方式。「璽喜設計公園」(XI XI Design Park)就是這件社會實驗的創造者,創辦人洪璽甫特別喜愛觀察社會的百態,著迷於人彼此溝通的化學反應,這樣的嚮往也投射在作品之中。

 

若沒了科技,要如何傳遞訊息?

在全民滑手機的時代,若沒了手機,人們是否依舊能與外界互動無礙?洪璽甫與夥伴在作品中設計了6種遊戲機制,「屋內的人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自行設定挑戰的內容及細節,再透過借錢幣、寫下拼音字母、牽手、親子繪製話筒、透過話筒說話……等方式,向屋外的人尋求幫助,以完成任務。」

這間黃色小屋宛若搜集溝通行為的實驗室,甚至有民眾不惜從新竹前來參與活動,後續更被宜蘭羅東國小認養,搖身一變成為戶外科普教室。但洪璽甫坦言,作品「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論述切入點固然有趣,但實際製作時仍歷經多次調整,不禁讓他自嘲是優選團隊中最令主辦單位與評審擔心的一組。「最後,我們把問題重新拆解,最終找到核心—『人如何傳遞訊息』。鑒於溝通方式有幾百種想像,我們最後把焦點放在行為記錄,並設計一間屋子作為觀察點。



正在體驗《no phone room - 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的民眾們。(照片提供:璽喜設計公園)


「活動期間,屋內充滿各種溝通聲音,非常吵雜,如同社會的微觀縮影,許多參與者也寫下許多十分精采的留言!」《no phone room - 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就是一組「訊息收集器」,藉由各種趣味的挑戰,在遊戲中發現人們許多意想不到的行為,例如:有人習慣在皮包擺放五個國家、超過萬元的貨幣;有人嘗試以注音符號挑戰,但對慣用漢語拼音的大陸遊客來說就是一頭霧水;另一名挑戰者則是必須請互不相識的兩名香港男生與兩名台灣女生牽手慢步松菸園區。有趣的是,在漫步園區的任務完成後,挑戰者就跟四名參與者相約吃飯去了。這些,都再次喚起了我們以往認識新朋友的記憶。

「對照當前看似冷漠的社會,我們在展覽過程中發現,其實大眾都很樂於幫助陌生人。」這是洪璽甫在活動後最大的體悟。當人跟人之間缺少面對面接觸,慣於在虛擬空間透過表情符號傳遞情感之際,《no phone room - 99種傳遞訊息的方法》就像是重新串起人際之間連結的媒介,重燃實際互動時才有的情感火花。

 

「人如作品」著迷於人與自然的共處

從創作到對談,都可以感受到洪璽甫對人們互動的濃厚興趣,以及他對人的好奇及樂於傾聽的個性。這樣的人格特質,或許可以回溯至他親近自然、常與樸質為伍的兒時經歷。

洪壐甫出身高雄,小時候總是跟著喜愛大自然的父親往屏東和山區跑,常常在原住民朋友家做客。在過去野生動物保育法尚未完備的年代,他家就像珍禽異獸的樂園,穿山甲、貓頭鷹、老鷹、飛鼠等都是陪伴他成長的好夥伴。「有一次去原住民朋友家吃飯,就看到他們將一隻在山上採水果時撿到的小猴子放置在桌上。其中一名獵人問我想不想要養?當天,小猴子就跟著我回家了。」洪璽甫表示,與大自然親近的時光,讓他在往後的日子中醞釀出許多設計觀點與想法。即便因工作搬遷到城市,辦公室現址還位於臺北市繁華的東區,日常的街道散步仍是洪璽甫挖掘出人與自然間美好元素的靈感來源。

 

打造如公園般的設計公司

身為設計師,「觀察」已成為洪璽甫的本能。他26歲創立「璽喜設計公園」,其理念就與自己喜於發掘「人群的自然聚散所產生的美好互動作用」緊緊相依。洪璽甫以宛如廣播人的沉靜嗓音說道,「璽喜設計公園」第一個「璽」是取自他的姓名,第二個「喜」是期許自己要開心做設計,而「公園」是他個人認定為城市中聚集人們的中心點,在這裡,24小時都有各式各樣的事件發生、人們停駐並流動其中。公園具備各種趣味與美感,「這個美不是視覺上的美,同時來自於正在這裡發生的事件。」因此,他希望公司如公園一樣,可以透過專案或工作夥伴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相互碰撞交流。

創業對洪璽甫而言是一種不期而遇,從沒預料到會來得如此地早。在離開最後一份公關公司的職位後,他花了近一年時間自我沉澱,參加各種工作坊與演講,逐漸醞釀出自己對社會的想像。此時,陸續有客戶上門委託設計,隨著案件愈來愈多,公司也從一個人單打獨鬥、擴張為集聚許多夥伴共同打拼的團隊。
 

在案件中注入自然想像與社會理念


「璽喜設計公園」的Logo是由一個大圓與草、花、樹三種抽象造型所組成,象徵公司長期計畫方向:「草散步」、「花藝術」、「樹工具」。洪璽甫從自然擷取靈感放入專案中,譬如2015年為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Weiwuying「玩藝節」設計的主視覺,當中應用童趣的色彩和圓弧抽象的造型,其實就蘊含「草散步」的概念。他記錄散步旅程中冒出的各種奇思妙想,想像妖怪精靈就居住在街道、水邊,進而轉化為玩藝節的視覺符號,期盼切合活動主題,激發小朋友想像力。
 


委由璽喜設計公園創作的2015高雄衛武營玩藝節主視覺


談到公司合作的對象,洪璽甫的業主也都各具備社會理念,如格外農品晨食坊角度講座格外農品將賣相不佳但品質優良的水果製成果醬,傳遞惜物愛物的概念,解決食物浪費問題;位於員林專賣早午餐的晨食坊,僅採用自家種植食材和有機農產品,從店家的角度關心美食、食安、小農等多種議題;今年協助完成空間規劃的角度講座則是一間運動經紀公司,除了與各領域運動員及職人合辦講座、課程外,期盼營造出一個讓父母能與孩子共學、運動的場域,進而將臺灣較欠缺的運動教育植入到生活日常。

自2011年創業至今,「璽喜設計公園」以優秀精實的人員編制,提供多元的設計,橫跨各個領域。但身為創辦人的洪璽甫,在念五專之前,腦中並沒有「設計」這兩個字。「十幾、二十年前資訊很封閉,升學不是念工就是念文,除非從小就是畫畫天才,才會被送去美術班。」洪璽甫在台南的五專念電子材料,人文底蘊豐厚的古城喚醒了他沉睡的藝術細胞,促使他精進能力,終於如願在五專畢業後插大考取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現更名為創意產品設計學系),主修工業設計,習業期間也接觸陶藝等基礎造型培訓課程,讓自己成為更豐富的設計人。

 

從雲門中領略「設計為人」

有了學術訓練為基礎是還不夠的,唯有社會歷練,方能讓設計人掌握全貌。畢業後的洪璽甫原希望從商品設計著手,就在即將至新公司報到之際接到來自雲門的電話,因而進入了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在資深前輩的帶領下,他首次歷練了完整的品牌設計流程,從企劃、資源尋找、廠商溝通、業務協商、設計呈現到通路規劃,橫跨平面、商品到空間設計。這段包羅萬象的經歷,讓他得以用更多元、更系統性的角度,看待「設計」這件事。    

在雲門度過四、五年後,他加入與雲門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平面設計大師—劉開的工作室,「開爺(雲門人對劉開的尊稱)『設計為人』的理念影響我很深,那是一種滲透生活的價值觀。」洪璽甫回憶在劉開身邊的日子,除了扎實的設計工夫和深厚的文化涵養外,大師將「設計」內化於心的生活習慣讓他印象深刻。每個人的第一份工作總難免對自己帶有潛移默化的效果,洪璽甫本人也散發出雲門人特有的氣質—不疾不徐,帶著沉靜從容,但仍不失設計師本色,一件精采作品就能將儒雅安靜轉換為興奮熱情。他也如同舞者般重視生活紀律,借鏡音樂家久石讓和作家村上春樹的經驗,唯有掌握規律的睡眠與運動,才能讓創意人的動力源源不絕。在這個網路資訊張牙舞爪的時代,他仍保持著閱讀書籍的習慣,細細品味文字,胡晴舫與陳映真即是他十分鍾愛的作家。更重要是,他有意識地閱讀周遭人群,從洪璽甫身上,你會看到他自己生活的況味與作品彼此唱和。

洪璽甫在「璽喜設計公園」中,靜靜觀察社會的多元面貌與人們的行徑,看他們如何在世界的舞台往復循環,這些體悟又內化到自己的生活與設計中,從純真、返璞的角度,透過作品引領我們回歸自然,尋找被遺忘的趣味與初心。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