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喚醒內在純真的小孩!藝術家的奇幻旅程
林舜龍
/ 臺北文創
2017-05-12

走進「達達創意 DADA IDEA 」位在淡水的工作室,入口處擺放了幾件正在加緊趕製中的公共藝術品模型,引人忍不住好奇想像它們完成後的模樣;再往裡走,更多大大小小、或新或舊的作品映入眼簾,定睛一看,一座為2016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作品《跨越國境‧潮》所打造的孩童雕像,正迎面對著訪客微笑……當我們還沉浸在那抹若有似無的微笑時,工作室的主人─「達達創意」創辦人林舜龍 Lin shuen long已經走近身邊。

知名藝術家林舜龍去年起擔任「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評審,今年再次加入評選行列。這次林舜龍也回應「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主題,揭露更多自己在追尋藝術與生命的原味。

 

從極度追求自我,到用作品與大眾對話

林舜龍很愛說冷笑話,當他自得其樂咧著嘴大笑時,一口白牙襯得黝黑的皮膚更加黑得發亮。身材不高、卻很精實的他曾經是橄欖球國手,卻放棄保送大學的機會,一心一意想投身藝術,可惜當年大學聯招怎麼考都過不了關,幸好後來獲得機會到東京深造,一路以優異成績唸完研究所,畢業後更直接赴巴黎進修,並取得藝術家身分居留多年。長年旅日、法在異鄉漂流,林舜龍在1996年回到台灣,2002年成立達達創意,最受大眾矚目作品是他的地景藝術,包含從2009年陸續參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創作。但其實在生活周遭不少公共藝術,也都出自他的手筆,他也藉由投身公共藝術,從一個面向自我的創作者,轉變成一個關懷社會的藝術家。

首件公共藝術作品是位於台北士林士東國小的《詩咚》,以巨大黃色鉛筆,或躺或立於校園四周。「做士東國小案子後,我發現自己個性蠻適合跟大眾在一起。以前作品非常個人私密的深沉。但做了公共藝術開始跟外界接觸後,讓我看到創作的另一個面向。」

他把藝術的美麗感動,帶入公共場域。例如,《大安慢‧森‧活》看見在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那些優游自得的青蛙們;或是散落於南港展覽館《自然的韻律‧文明的節奏》,其中一件作品以兩隻不銹鋼巨手相互觸碰,象徵《天人境界》;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的《黑潮.拉莫灣》或臺中稅徵稽徵處《黑潮洄游》,是以台灣特有海潮為靈感。



經過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   是否曾被愜意的青蛙所吸引?(攝影:達達創意)


仔細觀察林舜龍創作,海洋、潮流、船是常見的主題,工作室也設在淡水並非巧合,他表示水帶給他多重的意象與感動,「因為我們都是從媽媽肚子的海洋,子宮裡生長出來;而我們居住的地球,不也是漂浮在宇宙海之中嗎?」對海洋的親近,與他在台灣這座島嶼的出生有所呼應,林舜龍表示,若他是在撒拉哈沙漠長大的小孩,可能就會對沙漠與星空更親近。

 

自然─觸動感動的瞬間

跟林舜龍接觸,你會感受他藝術家的赤子之心,真實不造作的個性,反映在他的言行舉止。談起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他臉上露出微笑,一下子就沉浸在中部崁仔頂的童年回憶。「在下大雷雨後的午後傍晚,我站在綠油油的水田裡,一道彩虹掛在天空,畫面美到不行。後來我看到黑澤明的《夢》,電影裡那個在看彩虹的小孩,彷彿就是我自己。」童年大自然的美麗意象,讓他至今覺得,有一天當他要離開這個星球時,那道彩虹就是所要搭乘的太空船。

2013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種子船》,讓他跟彩虹再次有了奇遇。林舜龍印象深刻地描述,當在船身上安置主樑時,突然開始刮起大風、下起大雨,之後《種子船》上方同時出現了霓與虹,當地的島民也感到不可思議。這件作品,最後不僅被日本香川縣永久收藏展示於高松港,更被收錄為日本中學美術教科書案例。



圖說《跨越國境.海》以60噸重的漂流木   完成長達九公尺的《種子船》作品(攝影:達達創意)


為什麼這件作品能如此感動日本人?林舜龍回應:「因為它是一個很大的量體,當人進入種子船後,會看到陽光從木頭縫隙中流洩而入,彷彿是進入了另一個宇宙世界。而且絕大部分的木料,都是使用風災後被拋棄的漂流木。」這個以棋盤腳種子造型的遠古大船,象徵從南方漂流至日本的意象。自然有機的作品,對照周邊人工的現代樓房,是一種時空的對比轉換,讓觀者的五感,瞬間就被開啟。



《跨越國境.海》以60噸重的漂流木   完成長達九公尺的《種子船》作品(攝影:王裕順)


 

創作動機   決定作品生命力!

要能創作出具生命力道的作品,「動機」至關重要,這也是林舜龍要提點所有年輕創作者的事。「我嘗試在漂亮的設計裡,尋找創作者的動機。」尤其網路資訊海量襲捲的時代,創作人能輕易接收各樣資訊,點子比較多元,表現手法也很酷炫,但往往更容易被影響,甚至陷入抄襲,反而失掉自我原味。

林舜龍以自身作品為例,舉近年影響他自己創作甚鉅的《跨越國境‧潮》。作品動機是從敘利亞小男孩溺死在土耳其沙灘的悲慘事件開始。「那張相片,觸動我內心深處,讓我不得不做這件事情。」強大的衝擊驅使他創作,並轉化成196個以糯米粉、石灰、黑糖、麻纖維和海沙塑成的小孩,站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小豆島大部港的海灘上。這些代表不同國家的小孩,有著相同面孔,各自面向自己的國家。身體正面寫下的數字,是他們與故鄉的距離,背後則是故鄉的經緯度。在潮水、陽光的日夜侵蝕,小孩身體逐漸融化,最後消失回到海洋母親的懷抱,留下的是一片片如墓碑般,書寫著國家名的鏽鐵板,上方揷著白色玫瑰花。我希望傳達的是,孩子是人類的希望,他們都純真地相信大人們的世界!而且在這個星球上,每個人都有他的主體性,應該尊重彼此的不同與多樣性,不該有分別心與歧視。

《跨越國境‧潮》為什麼能感動人?除了強大動機外,林舜龍以學理方式解釋,因為有「共同的符碼」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當有強烈訊息出現時,藝術家要去尋找內心呼喚,找到關鍵符碼。當他人的符碼與自己的符碼能夠相通,創作就會產生強烈共鳴。「看到這些小孩,似乎把每個人的慈悲心、憐憫心打開了。」這就是林舜龍作品中,超越語言的共通符碼。



《跨越國境‧潮》以糯米粉、石灰、黑糖、麻纖維和海沙塑成的小孩   因為潮水的侵蝕會逐漸的消失(攝影:黃裕順)


 

對孩子的愛   是創作的動力

兒童的主題,近年屢次出現於林舜龍的創作中。去年年底他參與反澎湖博弈公投「孩子的海洋」特展,其中一件作品《海平線的鋼索》就是《跨越國境‧潮》概念延續。因為小孩總是無聲承擔大人世界的紛亂,藉此反思博弈帶給孩子的絕對傷害;今年「越後妻有SNOWART藝術祭」的冬季展期作品《等待春天》,同樣以孩子為原型塑造出雪精靈。並讓260座雪精靈身體埋藏水仙花球根,並披上蓑衣放入洞穴,等待春天雪融後孕育出生命;像近期他也構思,為新竹縣的部落小孩在森林中蓋一座世界繪本館《森之蛹》。讓孩子能在自然的森林裡,看到世界各地的故事。

其實孩子帶給林舜龍的影響並非最近才開始。從旅法回台後,他從事長達10年的兒童美術教育,就開始關注孩子們成長環境。他自己也生了4個男孩,最小現在還不到一歲,讓他無法不關注孩童的議題。講到孩子對他生命的影響,他回憶23年前,大兒子剛出生時內心的悸動。

「我記得很清楚,那是9月15號上午十點在巴黎的產房,當孩子的眼睛一睜開,我就問他:「你從哪裡來?」這是我最好奇想問他的問題。因為他才剛降落人世間,可能還有出生前的記憶。」他感性的說,看到孩子就彷彿看到自己,好像在跟自己對話,感覺非常奧妙。從純真的孩子身上,林舜龍體會到生命的綿延不斷,猶如見到自己、父母、祖先的影子,甚至是全人類的原型。



今年度發表於「越後妻有SNOW ART大地藝術祭」的作品《等待春天》 (攝影:達達創意)


 

找回初心   就能找回自己

林舜龍更深層的內在主旋律,是對生命的探問!他在東京藝術大學念壁畫研究所時,曾前往印度旅行,甚至計劃研究所畢業後到印度唸神學。他的探問,延續至巴黎創作期間,不斷自問自答,畫了很多自畫像,問自己是誰?從哪裡來?

但在這些無解的創作過程,常常陷入恍惚的情緒中,「我經常在作畫時,隱約中彷彿聽到聖歌,其實我一直覺得是幻聽,也可能老天爺給我禮物。」為了進一步探詢生命的答案,林舜龍曾獨自到西藏神山進行轉山之旅,深刻了解到凡有益於自我生命的,都應全然接受!

彷彿李安電影裡的少年PI,林舜龍為尋求生命的大哉問,在各種信仰之間尋尋覓覓四十多年,沒想到最後卻調皮搗蛋的兒子們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啟發,「每個人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子,只是睡著了,等待我們去喚醒他。」不斷提醒自己找回如孩子般的原初狀態,這就是林舜龍在藝術創作、甚至是尋找生命內涵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珍貴回應。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