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圖文創作 生活幽默王
Duncan
/ 臺北文創
2016-07-08

從安迪沃荷 (Andy Warhol)到凱斯哈林 (Keith Haring)等當代藝術家的出現,讓我們發現原來藝術並非遙不可及。近年來塗鴉、插畫風潮日益興盛,各種療癒、幽默、反諷的插畫內容,藉由網路傳遞所賜,為創作者們累積了各擁其好的粉絲。曾以人物「九宮格」系列讓天后蔡依林 Jolin Tsai也轉發分享的圖文創作者Duncan,利用他的觀察力與想像力,讓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變成引發讀者噗哧一笑的爆點。

 

圓夢來自於鍥而不捨的熱情

在決心當插畫家之前,Duncan跟繪畫的連結僅止於國小時期在親戚家學過2年畫畫,但直到大學外文系畢業投入職場,Duncan一直沒有捨棄這項愛好,後來靠著自學電腦繪圖在網路上發表,建立起知名度,逐漸由兼職轉為專職圖文創作者。截至目前為止,Duncan的臉書追蹤人數已經超過三百萬人,並且與《溫蒂妮小姐》的作者「翻白眼吧!溫蒂妮小姐。」、《馬來貘》作者Cherng同時被票選為網路新興插畫家前三名。

名氣,並未給Duncan的生活帶來太多改變,他依舊按自己的節奏從事創作,偶爾還是會發懶,偶爾又瘋狂的要命,目前在他心目中就有一個瘋狂的計劃等待執行:「躺在客廳的懶骨頭上一個星期都不要出門,只要看電視和睡覺就好,餓了就叫外送。」這樣的生活何嘗不是你我想要的?與其說是瘋狂,不如說Duncan講出了讀者的心聲,這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平易近人、容易喚起共鳴的重要原因。





 

大腦「扭」一下   玩出新靈感

或許正因為不是科班出身,Duncan在反而可以跳脫傳統包袱,在繪畫技法、形態、主題的選擇上更加隨心所欲,而這種天馬行空的創作自由,也正是插畫最吸引人的地方。

Duncan小時候開始接觸圖畫作品,是在早餐桌上,當時,媽媽正好用雙手攤開報紙閱讀新聞,Duncan剛好看到報紙背面連載的四格漫畫,從加菲貓、史努比、到後來的呆伯特(Dilbert),從此以後,這些可愛、輕鬆逗趣的內容便深深烙印在Duncan的記憶裡,甚至影響他日後的創作風格,「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輕鬆的內容,當時就希望自己長大後可以畫出類似的作品。」

雖是半路出家,但Duncan以自身經驗證明,「熱愛生活、對生活具備敏銳觀察力,就算不是科班出身,也能創造出令人會心一笑的畫作。」觀察Duncan的作品《約翰走路》、《小勞勃道尼》系列,便可以窺見他內心的「玩」童精神,運用有趣的諧音結合創意的造句,再添加現代人最關心的時事,創造出圖文並敘充滿生活感的插畫,例如電影《鋼鐵人》男主角的名字小勞勃道尼,Duncan竟然可以引伸出小勞勃「稻田」、小勞勃「倒垃圾」這般無厘頭、卻能引發廣大讀者共鳴的創作。

Duncan的創作靈感多數是從觀察周遭人事物而來,別人眼中無聊瑣碎的風花雪月,往往是他眼中「未經琢磨的鑽石。」只要願意花時間沉澱,轉換思考模式,「能聯想的人事物真的太多了,想畫都畫不完。」Duncan笑說,就算是再瑣碎的日常小事,只要腦筋稍微「扭」一下,添加一些自己的註解或是感想,就可以變成很有意思的圖文,這樣的創作過程正好呼應了《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本屆主題「記憶。狂想」,Duncan認為「創作來自於記憶,創作是保存記憶最實際的方式」,創作同時也是他的一種生活紀錄。

 

圖像帶動無限想像

「一張圖就能道盡千言萬語。」對Duncan而言,畫圖最大的樂趣就是享受創作的過程
「只要在畫圖的當下是開心的,畫完之後覺得充實,就是一件好的作品。」

Duncan的創作跟行動裝置風潮有著密切的關聯,不但常以母親使用行動裝置的各種有趣現象作為主題,他的插畫本身就是通訊軟體的熱門貼圖,今年更受邀擔任第10屆《myfone行動創作獎》原創貼圖類組的評審。Duncan表示,從語音電話、文字簡訊,到現在的視訊和貼圖,人類的溝通模式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出現了巨大的改變,這是前人難以想像的;而且適當地使用圖像輔助,除了讓人與人的溝通更方便之外,也增加了不少趣味性,讓冷冰冰的數位通訊多了溫度,彼此之間的距離更近。

在已發表的作品當中,Duncan最喜歡的並不是某一張圖文,而是2014年8月發表的一篇有關自己創作歷程和感想的文章,加上舊時畫的手稿,這篇發文意外獲得廣大迴響,許多讀者看完之後都覺得深受激勵,Duncan覺得這是至今為止發表過最有意義內容。

未來除了與許多品牌合作之外,Duncan也正在籌劃一件實體作品,他透露這件作品也許會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拼湊而成,「希望它很巨大,巨大到讓人看了之後不自覺地發出『哇!』的聲音。」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