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一生懸命的創意之道
林承毅
/ 臺北文創
2019-06-12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林承毅。(圖片提供/林承毅)

林承毅的「雜」,從他的臉書簡介就可窺見一般:「服務設計師、體驗創新顧問、大學講師、路上観察家、地域活化傳道者、 吉祥物研究家、潮流考現者,專欄作家,本格三日坊主。」

大學讀的是嚴謹的經濟與統計,不務課業跑到地下電台跑龍套,幫支持的候選人打選戰。當時青春正盛,林承毅一心想改變社會,反嚐盡政治帶來的失望,轉而寄情台灣文史,獻身於宗教人類學研究,甚至幻想一輩子窩在澎湖做田野調查。沒料到,後來跑去當了誠品書店店員,開始接受他所說的「社會教育」。從此,文史界少了一個博士、設計界則多了一位人類學家。



林承毅和「路上觀察之神」林丈二聯手進行「島波海道」魅力大發現。(圖片提供/林承毅)

 

從觀察開始貫徹人本設計

「我對人的好奇,勝過對於物。」服膺人本設計的林承毅說,人類學讓他得以在感性的本質中,保有理性地旁觀。透過「觀察」,他從人的身上連結到社會與文化,找到了歸屬感。身為台北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林承毅最大的興趣是在台北車站的B3,看著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匯聚的人群,在熙來攘往中想像背後的人情軼事。林承毅堅信,懂得觀察的設計師,才能真正貫徹「人本設計」的精神。

有時林承毅也會快步在城市穿梭,若有機會在巷弄間瞥見這位一頭蓬鬆捲髮,眼神銳利如鷹的男子,不妨走上前攀談,他會在毫不起眼之處,指出令你意外驚喜的物件。觀察不只是興趣,也是林承毅吃飯的技能之一,他曾跟著素有「路上觀察之神」美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林丈二,一起在日本瀨戶內海的大三島上,透過雙眼與相機紀錄,協助四國愛媛縣開發「島波海道」的旅遊行程與伴手禮,林承毅的觀察功力,是連向來嚴謹的日本人都折服的。

林承毅和日本的淵源很深,他的祖父曾在日本學醫,父親在當地出生,家族同輩也多有留日背景,他坦言,「台灣是我的母文化,但其實我自己有台、日兩個文化的認同。」



因家族淵源,林承毅受日本文化影響極深。(圖片提供/林承毅)

 

一生懸命 嚮往的武士道精神

林承毅跟一般台灣人不一樣,他沒有英文名,卻有個日文小名「毅(Takeshi)」,與武士的武同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份巧合,林承毅曾經很迷日本的「武士道」,高中時閱讀了不少相關書籍,十分欽羨武士為信仰獻身的決絕,「猶如櫻花在最美麗時綻放,又瞬間凋零。」奉行個人主義的林承毅,習慣在團隊或組織中收起放飛的心自我節制,或許就是受武士道影響。

但真正讓林承毅佩服的,是武士道對極致的追求,「我支持人要工作一輩子,要把工作做到極致、做到不能動為止,65歲退休對我而言有點懶惰。」把喜歡事情當成志業,用一輩子去挑戰,這樣的櫻花精神,林承毅覺得很美。

矛盾的是,林承毅行事風格中最受家人和朋友批評的竟是「三分鐘熱度」,但他一點都不同意,還說這和「一生懸命」的武士精神一點都不衝突,「就像孩子一樣,喜歡一個玩具就拼命玩,玩到極致才丟掉換下一個。」所以,他對2019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的主題「嬉城」非常有感,「人在工作中,能保持心無旁鶩的玩心,對創意是無比重要的。」



很會觀察的林承毅,在大三島今治城找到已很罕見的日本舊式消防栓。(圖片提供/林承毅)

 

儀式帶來意義 形成深刻紐帶

林承毅在研究所期間,曾花了近兩年研究澎湖宮廟裡的小法(法師)舉行的操營(主神召集神兵操練陣法)、結界(陣地防禦演習,以確保五營神兵防衛村界之戰鬥能力)等儀式;多年後擔任企業顧問,又接觸源自北歐的服務設計。一種是台灣傳統的宮廟文化,一種是西方人本精神對社會設計的革新,兩種截然不同背景的東西,竟然被林承毅揉在一起,成為他獨創的「儀式設計」(Ritual Design)的雛型。「我花了五年思考要如何結合儀式、設計和顧客服務管理,直到兩年前才形成可操作的課程與工作坊。」在儀式設計這條路上,林承毅並不孤單,他後來發現,奉「設計思考」為圭臬的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附屬「設計學院」(d.school),近年也開始導入儀式作為設計創新的一環。

到底什麼是「儀式設計」?林承毅解釋,「就像商人讓中秋節烤肉,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慣性。」當一個產品、服務,跟顧客關係如儀式,才是服務體驗最高階段。林承毅笑說,Apple粉絲去排隊等新品開賣也是種儀式。若跟顧客說可以預購送貨到府,反而會讓品牌走味。

也就是說,服務、體驗、儀式等其實只是一層層往上加值的設計過程。能夠標準化的「服務」是基礎,進一步延伸成為可「體驗」的商品,但光有體驗也無法培養消費者忠誠度,因此林承毅進一步思考用內容、互動,讓人在某個時間點做某件事,以意義、形式和制約創造出深刻連結,形成一種「儀式」。



林承毅四年前創設以設計策略為發展主軸的「林 事務所」。(圖片提供/林承毅)


那林承毅生活中是否也有重要儀式?「當然有,就是閱讀與寫作。」從學生時代,他就養成如行為藝術般的閱讀習慣:每周末到金石堂站上四小時,只為汲取最新雜誌資訊;大學四年借閱1300本書,成為學校圖書館歷史紀錄前三名;現在,他一個月固定涉獵十本以上不同領域的書,每年購買書籍高達三、四百本,透過閱讀,林承毅把自己浸泡在知識海洋中,挖掘出世人尚未知悉的原礦,但他不滿足於此,進一步用寫作制約,打磨出獨有的雜學風格。

四年前,他創業成立以設計策略為發展主軸的「林 事務所」,自創「服務設計師」這個職位,業務範圍包括、但不止於「儀式設計」、「風格策略」和「潮流考現」等內容。為了打響知名度,有點自謔地強迫自己每天在臉書產出800字日常觀察,如儀式般筆耕的結果,不到一年就獲得專欄邀約,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要讓外面的人認識我,才有機開啟服務。」

林承毅強力推薦從事創意和設計的人,都該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因為不寫就沒思考,沒思考那有創意?創意絕非憑空而生!」現在他不但以顧問身份奔走於台灣與日本兩地提供各種服務,每個月也固定在《La Vie》與《週刊編集》發文章,他說伏案桌前,培養出寫作的紀律與儀式,是人生最大收穫。



林承毅經常主持並帶領各式設計工作坊,並積極倡議,推動地方活性化。(圖片提供/林承毅)
 


從設計思考出發 為地方創生開路

爬梳林承毅近年專欄,不難發現他對地方創生、活化議題著力甚深,常針對空間、硬體、有形文化運用提出建言,「這十年文資意識提升,政府整修保存許多老宅,像桃園、屏東就留下優美日式建築群。但整修完就會面臨如何營運?如何用出價值?」然和,建築活化牽涉複雜利害關係,需要整合建築、文化、歷史等跨專業的高手加入。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為協調各設計領域代溝的那個人,林承毅也積極打破同溫層,多方認識新朋友。現在,林承毅的臉書好友名單中,建築界好友人數已經超過了設計圈,剛認識的人搞不好還會誤以為他是建築師。

此外,面對高齡社會、地方人口外移等問題,林承毅也在思考如何翻轉產業、提升農業的價值,甚至像日本偏鄉那樣找出地方魅力推動地域活化。為了這些目標,林承毅除了勤寫專欄推介成功案例外,也擔任公部門或企業顧問,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方興未艾的台灣地方創生行動提供助力。



「只見。四感」展覽,攝影師星賢孝親自到場解說。(圖片提供/林承毅)

 

蘊含同理心的設計 才是世界的未來

城市間人們的互動與連結,最能碰觸到林承毅心中最柔軟的位置。2018年,林事務所在台灣舉辦了「只見。四感」展覽,這是一個環繞著四個季節、四種感官、四位職人而策劃的展覽。參展職人包括攝影師星賢孝、鐵道風景畫家松本忠、色鉛筆畫家大竹惠子、木天蓼編織家市川里美,他們運用自己的作品,將日本JR只見線列車沿途的四季風光、生活人物故事再現於展場,經由擅長體驗設計的林事務所整合軟硬體之後,透過物件觸動觀眾的四感(視覺、聽覺、嗅覺及觸覺)。

這是一場相當成功的展覽,觀眾感動之餘,有人真的跑到星賢孝鏡頭底下的偏遠小鎮去朝聖,而這些從大海的那一邊來的異國關注,竟然促成了當地失修多年的鐵道重啟復工,為這個高齡化的極限村落,重新注入活水。

「只見。四感」從策展到後續結果,完全體現林承毅奉行的「人本設計」精神,他認為一般做設計的人,習慣從物件、或美感的角度出發,往往沒顧及使用者的立場,而服務設計師最重要的責任,是從人的角度和需求出發,守護「以人為本」的價值。他並引用日本社會設計師太刀川英輔的話強調:「同理心是未來一百年社會設計的根本。」做設計要先把我執放下,才有空間承載他人的願!

好為人師的林承毅,目前在多所學校兼課。從學子身上,他也感受台灣未來充滿希望。年輕人不再嚮往朝九晚五的公務員,而是願意運用一己創意能量,形塑美好社會。20年前渾身理想的林承毅,因為對政治失望轉身離去,但內心火苗未曾熄滅。人生繞了一大圈,現在他回頭用人類學之眼與服務設計之心,向前開疆闢土,冀望創造更多感動的社會革命。


文/詹致中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