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IG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FB 臺北文創官網連結
HOME 名家觀點
名家觀點
突破邊界、大膽創造
獻給青春競賽中 永不放棄《下半場》的人
張榮吉
/ 臺北文創
2019-09-20

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張榮吉,今夏推出運動勵志電影《下半場》(攝影/白杰立)

「如果青春是一場競賽,上半場失去的,下半場如何贏回來」
                                                             ~電影《下半場》導演 張榮吉

以籃球比賽為題材的電影,因為場面調度、拍攝難度高,向來是國片中少有人輕易嘗試的類型,直到今年(2019)夏天,曾以紀錄片《奇蹟的夏天》和劇情長片《逆光飛翔》,分別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新進導演獎肯定的張榮吉,用最新力作《下半場》補足了這塊空白。

《下半場》是第一部獲得高中體育總會授權使用HBL名稱的國片,以籃球場上的兄弟對決為主軸,在青春的衝突與對撞、汗水和淚水之中,濃縮提煉生活的酸甜苦辣,刻劃出主角們面對親情、友情的糾結與掙扎。這也是張榮吉繼《逆光飛翔》後,與監製陳寶旭再度合作的電影,從田野調查、劇本編寫、到演員海選、體能訓練、籃球戰術排練,兩人在各項前置細節上煞費苦心,足足花了七年,才拍完這部電影,製作經費高達8000萬台幣,在國片中已屬中型偏高的預算,張榮吉自己都有點嚇到:「原來拍運動類型的電影那麼花錢!」

那為什麼想拍以籃球為題材的電影?張榮吉笑說,自己從高中開始就熱愛籃球,即使後來當了導演,對籃球的熱情始終不減。2010年,他應NIKE之邀,為松山高中籃球隊拍紀錄短片,那一屆,被封為「綠色神盾」的松山高中完成HBL高中男子籃球聯賽史上首次三連霸。張榮吉在拍攝中窺見了球隊顛簸求勝的辛苦過程,從而發現高中球員面臨的艱難、賽場上的拚搏互動,遠比電影更加戲劇化,他深深被籃球場上的魔幻時刻迷住了,在心裡暗暗發願,「日後若有機會拍運動類型電影,就要拍高中籃球賽。」


《下半場》是台灣第一部以HBL為背景的電影(圖片提供/下半場電影)

從24秒到兄弟鬩牆

張榮吉很快完成了初版劇本《24:應聲入網》,片名取自籃球比賽規定,進攻球員必須在24秒內出手,否則將被判違例,內容側重球員在場下艱辛的訓練和自我鞭策,但他總覺得還少一點什麼。

直到張榮吉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注意到2015年HBL男子組冠軍賽上演的一場「兄弟鬩牆」--效力松山高中的弟弟高國豪,對決率領泰山高中以20連勝之姿走進台北小巨蛋的哥哥高國強。那場比賽,泰山高中幾乎一路以兩位數的比數領先,沒想到,弟弟高國豪在第四節有如神助,一口氣投進3個三分球、單場狂轟12分,在比賽的最後一分鐘逆轉比數,最後以79:73打敗泰山高中,硬生生從哥哥手上搶走了那枚冠軍戒。

「在比賽場上面對親兄弟時,是什麼樣的心態?該如何面對?」張榮吉從這對兄弟檔明星球員身上,找到了故事張力。球技過人的弟弟抓住機會加入豪門強隊,有聽力障礙的哥哥,則和一支面臨解散的球隊成了命運共同體,兄弟間的差異與掙扎,從體能內化到心理狀態,立起了角色的人性肌理,各種的情緒碰撞最終構成了電影的核心--「兄弟情」。


熱血青春、兄弟情感是《下半場》的主軸(圖片提供/下半場電影)

拍攝規模、技術更上層樓

為了找到會打籃球、也對演戲有熱情的演員,卡司團隊跑遍了各大學校,從上百支隊伍、兩千多人中甄選出24人參與演出,其中只有4位是具有籃球背景的新進演員,包括飾演兄弟的范少勳與朱軒洋。這群年輕人從開拍半年前就展開了嚴格的特訓,張榮吉還邀請資深籃球教練賈凡設計出47套戰術,分別運用在片中不同階段的比賽,「演員熟悉戰術後,才能顧及情緒的表演,攝影師也才能跟著思考如何卡位,用最貼近臨場感的視角捕捉演員的演出。」

即便有完整的前置計畫,真正開拍後還是有層出不窮的問題,片中的每一場球賽都像一場大型舞會,劇組花了三個多月,才把演員、攝影師、跟焦師、收音師等幕前幕後人員的「舞步」定調。而《下半場》這部電影的收音,更是一大工程,收音師為了幫滿場飛奔的球員貼身收音,甚至要求將麥克風縫進球衣的暗袋裡,沒想到球員流汗量太大,造成麥克風大量耗損,最後還得用保鮮膜包起來防止汗水侵蝕,其他如運球聲、球員碰撞、球鞋摩擦地面等細膩收音,更讓觀眾有身歷其境之感。可以說,《下半場》在運鏡、視覺特效、音效等各個技術環結上,為國片留下了里程碑。


堅持,讓張榮吉贏回自己的下半場(攝影/白杰立)

用影像贏回人生下半場

張榮吉家中排行老么,兄姊們讀書一路順遂,只有他高中名落孫山,由於從小喜愛繪畫,得知復興商工獨立招生,靠著兒童才藝班惡補三天素描與水彩的功力,考上了廣告設計科,並以成為平面攝影師為目標,開始玩起了相機。

三年後,張榮吉在大學聯考再次挫敗,到補習班苦讀一年,考上崑山科技大學視訊系,在古都台南的這所學校裡,他第一次接觸到攝影機,瞬間感覺自己的世界彷彿被打開了一扇窗,「會動的影像,再配上音樂,有股迷人的魔力,那是以前拍照感覺不到。」

張榮吉開始在台南拍起各樣題材的紀錄片,如白色恐怖、捕魚人家或碼頭工人。為了拍片,他必須先克服害羞個性,鼓起勇氣與三教九流來往,甚至參與對方的生活經歷,這些過程都成為他日後刻劃角色的養分,「寫故事時,很多題材是個人生命經驗無法觸及的,要讓角色立體化、真實化,就必須仰賴人際接觸。」張榮吉認為,從拍攝紀錄起步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習分辨哪些是真,哪些內容是導演主觀意識的詮釋,「對我日後要把虛構想像的故事真實化,幫助很大。」

2006年,張榮吉跟楊力州導演共同完成紀錄片《奇蹟的夏天》,不但勇奪金馬獎,也開始收到影展邀約,然而一切在他入伍當兵時嘎然而止,退伍後,張榮吉的導演之路重新歸零,「那時候最煎熬,創作機會很少。但我知道必須持續做,直到作品能被看見。」


張榮吉將黃裕翔的經歷拍成短片《天黑》,獲得臺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短片(劇照/顏良安)

2008年,張榮吉在低迷期完成了短片《天黑》,描述主角三歲時到海邊玩,突然視線模糊,世界從此陷入「天黑」,但男孩憑著音樂天賦考上了藝術大學,遇到了情感受挫折的女主角,兩人互相鼓勵尋找人生「天亮」的故事。這部短片後來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創作短片獎,張榮吉更被王家衛導演讚許為「有眼睛的導演」。2012年,張榮吉將《天黑》延伸成劇情長片《逆光飛翔》,為自己摘下了金馬獎新進導演獎,電影更代表台灣進軍奧斯卡。


《逆光飛翔》代表臺灣角逐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圖片提供/澤東電影)

打磨角色才能釀出好戲

《逆光飛翔》是張榮吉和素人演員黃裕翔的第二次合作,他坦言,拍攝的過程其實更像在上表演課。而新作《下半場》中,張榮吉啟用了更多素人演員,訓練期間,他反覆斟酌演員個性與企圖,設計出十多種方法來引導情緒,「戲是角色帶來的,讓角色處在戲中狀態至關重要。」身為導演,張榮吉必須引導演員入戲。在拍攝《下半場》冠軍決賽重頭戲時,有一場戲是受傷的光誠中學隊長在球隊大幅落後的情況下,向教練自告奮勇上場,張榮吉回憶拍攝當天,演員雖然掌握了角色的情緒,但表演力道和強度始終達不到導演的要求,雙方溝通時,張榮吉的語氣越來越重,最後甚至用手去搥演員的胸部,「讓他用身體記住那個強度。」

電影是一種集體創作,導演就是帶領一群人,往共同喜歡的目標前進。張榮吉不諱言中間雖有辛勞,也會遭遇瓶頸,但如同參與團隊運動,每個人都懷抱相同信念,朝著相同方向,路途上的阻礙,都成為酣暢淋漓的痛快。

而看似光鮮的電影行業,其實也與殘酷賽場無異,票房、口碑、獎項…都是無止息的競爭。但正如張榮吉藉由《下半場》傳遞的精神:比賽總有輸贏,但不代表一切就此畫下句點,更重要是這段經歷帶來的學習和成長機會。《下半場》這部電影,更多是獻給在人生競賽中,那些永不放棄的人們。



文/詹致中
版權聲明

進入本網站瀏覽或使用時,視同使用者已完全瞭解並接受本聲明中所有規範、中華民國相關法規、一切國際網路規範及使用慣例,並不得為任何不法目的使用本網站。本網站之所有著作、視聽內容及資料以及網站畫面資料之安排,其著作權、專利權、商標、營業秘密及其他智慧財產權,均為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以下簡稱「臺北文創基金會」)之合法權利人所有,除事先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或其權利人之合法授權,任何人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複製、改作、編輯、散布、傳輸或其他目的加以使用,否則應負所有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得依法請求回復原狀及損害賠償。

本網站之內容及程式為臺北文創基金會之智慧財產,未經臺北文創基金會授權,不得擅自複製、進行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解編(de-compile)或反向組譯(disassemble)任何功能或程式。使用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企圖破壞及干擾臺北文創基金會各項資料與功能,且不得有入侵或破壞網路上任何系統之企圖或行為,否則依法追究。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盡力確保網站資料正確且可信賴,所有的資料均以現況提供。然而,錯誤難免發生,臺北文創基金會對網站內容的打字錯誤或其他不正確之部份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臺北文創基金會保留修改網站內容之權利。 臺北文創基金會當盡力維護傳輸內容之品質,然若遇天災、電力通訊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傳輸內容時,得中斷提供服務。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無法使用各內容,所發生之任何直接、間接、衍生或特別損害,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隱私權政策

為保障您的權益, 請您詳閱下列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

一、適用範圍
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以下稱「臺北文創基金會」)處理網路使用者使用本網站服務、參加臺北文創基金會活動、申請加入本網站會員及進行線上購物等時所蒐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臺北文創基金會如何處理在其他單位或個人與本活動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二、資料之蒐集
臺北文創基金會在您使用本網站時,包括:瀏覽網頁、參加各類活動、訂閱電子報或使用其他網站服務時,將會請您提供您的個人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門號、身分證字號、行動電話SIM卡號碼、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臺北文創基金會將保留您所提供的上述資料,也會保留您上網瀏覽或查詢時,在系統上產生的相關記錄,包括IP位址、使用時間、瀏覽器、瀏覽及點選紀錄等。
個資告知事項
為確保您的權益,請詳閱以下個人資料保護法告知事項:
(一) 非公務機關名稱:財團法人臺北文創基金會。
(二) 蒐集之目的:040/行銷、049/宗教、非營利組織業務、063/非公務機關依法定義務所進行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069/契約、類似契約或其他法律關係事務、077/訂位、住宿登記與購票業務、090/消費者、客戶管理與服務、104/帳務管理及債權交易業務、115/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或其他公、私營造物業務、116/場所進出安全管理、129/會計與相關服務、136/資(通)訊與資料庫管理、157/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181/其他經營合於營業登記項目或組織章程所定之業務。
(三)個人資料之類別:依主管機關公告之個人資料類別(包括但不限於載於各類文件之客戶、其代理人及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等)。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四)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地區、對象及方式:

(五)您得行使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三條規定之請求查詢、製給複製本、補充或更正等權利,其行使方式及收費方式依法令及本基金會相關規定。
(六)您得自由選擇提供資料(但依法令規定者不在此限),若不提供將影響服務提供或其完整性。

三、資料之保護
臺北文創基金會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臺北文創基金會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如因業務需要有必要委託第三者提供服務時,本基金會亦會嚴格要求其遵守保密義務,並且採取必要檢查程序以確定其將確實遵守。

四、資料之使用
臺北文創基金會對於您個人資料之使用,除非法令或前述第二項另有規定,僅在蒐集之特定目的及相關法令規定之範圍內為之。
除非經由您的同意或其他法令之特別規定,臺北文創基金會絕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揭露於第三人或使用於蒐集目的以外之其他用途。

五、連結網頁之使用
本網站的網頁可能提供其他網站的網路連結,您也可經由本網站所提供的連結,點選進入其他網站。但本網站並不保護您於該連結網站中的隱私權。

七、Cookie之使用
為提供您更完善的個人化服務,本網站可能會使用Cookie以紀錄及分析使用者行為,此系統能夠辨識使用者,例如依您偏好的特定種類資料執行不同動作。

八、隱私權保護政策之修正
臺北文創基金會之隱私權保護政策將因應需求隨時進行修正,以落實保障使用者隱私權之立意。修正後的條款將刊登於臺北文創基金會網站上。